河北省張家口市,又稱“張垣”“武城”。位于中國河北省西北部,地處京、冀、晉、蒙四省市區交界處,是北京的北大門,也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,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。 全市轄4區、13縣、2個管理區,1個高新區,總面積3.7萬平方公里,分為壩上、壩下兩個不同的自然區域,總人口450萬人,其中農業人口310 張家口冬景(歷史與現實相融合)萬人。
張家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。東方人類從這里走來――
早在200萬年前,古人類已在張家口市陽原縣泥河灣盆地起源、繁衍;中華文明從這里走來――5000年前,炎帝、黃帝、蚩尤“三祖”在涿鹿合符釜山,定都立業,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大統一、大融合,開創了中華文明史;明末清初,張家口發展為著名的陸路商埠,與絲綢之路相媲美的張庫大道(張家口——庫倫(現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))即從這里起始;解放戰爭時期,這里是晉察冀邊區黨政軍機關所在地,享有“第二延安”等美譽。
張家口擁有眾多獨特的文化藝術特色,漢文化中的晉、京、冀文化通過張庫大道交匯于此,既帶有中原文化的鮮明特色,又不失獨具一格的文化情調。來張家口,不得不聽的是口梆子,不得不看的是二人臺,不得不買的是蔚縣剪紙(全國唯一的一種以陰刻為主的點彩剪紙),不得不品的是壩上莜麥,另外,張家口因自古依托三省(冀、京、晉)一壩(壩上草原,蒙古草原),其文化中自然少不了三省文化的烙印。河北梆子,山西梆子,京劇,相聲等在張家口也有相當的發展和傳承。